內容目錄
Toggle在這篇文章,Missie除了帶大家瞭解,成為專科護理師(簡稱專師或NP)的路徑。同時也會深入探討,護理師們轉任專科護理師的動機,與專師的工作內容及職涯發展性。
希望能幫助大家作出理想的職涯規劃,並且在成為專師的路上走得更加踏實。
前言:護理師們為什麼想轉任專師?
透過Dcard聲量調查,護理師想轉任專科護理師的前3大理由,分別為:高薪、工作成就感、兼顧家庭。
- 高薪
隨著疫情後護理人力短缺,衛服部帶頭為護理師加薪,加上輪班費等各種津貼,護理師的薪資也能超車專科護理師。
但網友也提到,專科護理師能夠見紅就休、工作時能固定午休,有較好的工作福利,也不需要處理病房大小雜事。「工作看似輕鬆又能領取高薪」,仍然是多數人選擇成為專師的原因。
- 工作成就感
工作成就感是一種滿足感,要從一份工作中獲得滿足,必須符合三個條件:意義感、自主性、歸屬感。
在意義感的部分,有護理師提到「不想只當member,處理與護理專業無關的雜事,像修電視」。因此期待成為專師,有舞台可以展現護理專業「變得更有專科性、專業性」。
而在自主性的部分,則有轉職成功的專師提到「可以自由分配時間,安排當日工作,工作滿意度提升了」。可見,與護理師角色相比,獲得工作上更為顯著的意義、和提高工作自主性,是專科護理師一職令人嚮往的主要原因。
- 兼顧家庭
然而,也有不少護理師,因為邁入人生的下一階段,表達這樣的心聲:
「等你有了家庭就知道,要找份正常上下班、薪水又還不錯的工作有多難」
「總不能有了家庭,還為了高薪一直包夜班賺加班費吧」
因此,專科護理師職位符合「期望的待遇,又能平衡家庭生活」的條件,成了護理師轉職理想選項。

考慮轉職專科護理師的你,以上原因中了幾項呢?如果3項全部符合,那麼專科護理師一職,是現階段相當適合你的理想職涯選擇。
深入瞭解專科護理師
如果想轉任專師的原因,部分符合上面的理由,但心裏還不太確定的話也沒關係。
可以進一步瞭解專科護理師的工作,來檢視自己是否對專科護理師角色感到嚮往,避免想像中的工作,與現實差距過大,而感到後悔。
專科護理師的職責
依《護理人員法》24條之4項延伸之《專科護理師於醫師監督下執行醫療業務辦法》:專科護理師,得於醫師監督下執行非侵入性醫療之處置,和限定的侵入性醫療處置。
專科護理師的一天
- 上班前:提早到病房閱讀病歷、查看病人。
- 上半場:
- 跟主治醫師查房,協助開立檢查、處置,病歷紀錄。
- 執行侵入性治療,如傷口換藥、更換管路等。
- 辦理病人出院、病情解釋、同意書說明。
- 處理護理師通報的異常事件,如生命徵象不穩、錯過給藥時間等。
- 下半場:
- 接新病人、術後病人(外科)。
- 補開order、處理異常,跟進上午未完成的工作。
- 其他主治醫師、醫院交代之工作。

這些看似單純協助醫師、執行瑣碎工作,卻特別需要––多年護理經驗累積,專科護理師敏銳的觀察力與評估能力。
例如,一般來說手術後10天已經可以拆線了,但拆線當下仍需判斷傷口癒合狀況,是否可以拆線,就十分仰賴專師的傷口照護經驗。
另外身為專師的優勢,就是有豐富的護理經驗,可以排除醫師難以察覺照護引起的異常。
像是護理師回報說無尿,但病人並非缺水、抽血檢查卻沒有問題。這時候擁有護理經驗的專師,會想到可能是照護上的不注意,尿管彎折或阻塞導致的無尿(然後學妹就被唸了)。
除了經驗值,專師在執行業務時,也特別需要自主性、與時間管理能力。
才能一邊配合醫師的查房、一邊滿足病患的需求、同時處理護理師回報的問題,並完成當天該寫的紀錄、該換的藥跟管路(印象中有專師會提早來換NG),然後順利的下莊。
工作壓力來源
除了執行專科護理師業務,在工作過程中比起擔任護理師時,也多出了不少挑戰與壓力:
- 分科經驗不足:
專科護理師培訓的科別屬性,可能與過去擔任護理師的經驗不同,例如,有多年內科病房經驗,卻成為外科培訓專師。另外,也可能因為人力支援需求,被借調到不熟悉的科別上班。
因此成為專師,需要較高的抗壓性來適應新的工作環境,與面對不斷學習的要求。
- 英文病歷書寫:
病歷系統以英文為主,專師剛上線時,除了應付專業上的高強度學習需求,同時還要精進英文病例書寫,也會造成不小的壓力。
- 危機處理:
尤其是在值班時面臨突發情況,身為第一線的值班NP,必須有辦法指揮混亂的現場。在問題無法自行解決時,還要想辦法尋找醫師、專師同事、甚至跨部門的支援。
- 配合不同主治醫師:
除了專業上要達到一定的水準,獲得主治醫師的認可。每個月也需要輪流與不同主治醫師搭配,因此需要額外花心力,去適應每位主治醫師的處事習慣與風格。
由此可見,成為一位專師不僅要有豐富的臨床經歷,更需要有持續學習的心態、問題解決,及資源整合的能力。看似輕鬆但一點都不輕鬆喔。

專科護理師發展的困境?
台灣專科護理師的制度,與先進國家相比仍不成熟,因此在台灣執業的專科護理師,面對著不少窘境。
- 定位模糊:
除了民眾搞不清楚,穿著白袍卻不是醫師?明明叫專科「護理師」,卻做協助醫師的工作,但又不是「醫師助理」?
在院內,專科護理師不完全屬於護理部,也不歸醫療部管理。缺住院醫師的時候,可以跨專科調派。在病人少的時候,彈休、也可能調回護理部支援。在這樣以補充人力為主要目的的前提下,對內對外都缺乏明確的定位,難以發展專業性。
- 專業性發展遲緩:
專師的培訓與國考制度逐漸完善,大專院校也紛紛設立專科護理師碩士專班,看似可以達到,提升專師專業性的理想目標。
但現實面,臨床醫師缺口仍無法補足,因此有「專科護理師改不分科」的提案,引起專科護理師反彈,拒絕專業性被忽視。
要使理想與現實達到平衡,除了靠專師團體自行爭取。還要消除醫師們對專師專業的疑慮、對開業醫的威脅、來爭取醫師公會的支持。但同時,護理學會支持力道也減弱,朝推動進階護理師(APN)前進。種種處境使專科護理師的專業發展舉步維艱。
- 缺乏明顯的垂直晉升機會:
目前專師的進階,除了留在臨床服務取得認證外(NP I-NP V),沒有明確的前景。要像國外的專科護理師一樣可以看診開業,目前台灣仍還在爭取「允許專師在偏鄉地區看診」的階段。
然而,成為專科護理師,真的會把職涯的道路越走越窄嗎?
如果擔心護理的路越走越窄,就要思考如何在新的工作中,取得原本擔任護理師時沒有的技能,主動去追求推動職涯進入下一階段所需的學習。
或者在未來,考慮接受平行職位(回歸護理行政,或調到不同科室,例如有學姊轉任核子醫學科專師)。也可以跳到不同產業從較低職位重新開始,以開啟另一個職涯道路的向上發展。
如何規劃專科護理師之路
在釐清了轉職專科護理師的動機,以及瞭解成為專科護理師的利弊之後,接著該如何準備?
剛踏入臨床的護理師們,若想將專科護理師當作職涯目標,要如何逐步規畫,從0開始成為專科護理師?
下面從112年最新修正之專科護理師分科及甄審辦法,及整理網路資訊分3階段來說明:
- 培訓前階段:獲得專科護理師培訓資格
- 培訓中階段:完成專科護理師訓練
- 培訓後階段:通過專科護理師筆試及口試,考取執照

(1) 培訓前階段:獲得專科護理師培訓資格
若符合大學護理系畢業,或已經讀完二技,取得學士以上學位,首要任務就是累積臨床經驗。
建議準備時間:3年以上
以多數人已具備護理學士學位的狀況來說,需進入臨床擔任護理師達3年以上,才能報名專師培訓。(若是一邊進修二技、一邊在病房工作,那只要再工作1年,直到臨床工作滿3年就可以了。)
這除了是《專科護理師分科及甄審辦法》中規定的資歷,並且一般來說,有3年以上的臨床經驗,日後較能勝任專師的工作。
常見問題:
- Q. 通過護理師國考後滿三年,就能參加培訓了嗎?
A. 非以通過國考日計算起。須以執業登記日開始計算,滿3年以上才具備培訓資格,
專科護理師分科及甄審辦法中列出,「具護理學士學位,參加專科護理師訓練前應具備臨床護理師工作年資:三年以上。」、「工作年資,以在我國登記執業後,從事臨床護理師工作者為限」。
因此,並非以通過護理師國考之日計算起,而是以執業登記的起日計算起(日期會蓋在護理師證書背後的動態戳章),滿3年才具有參訓資格。
- Q. 門診工作經驗可以納入臨床工作經驗嗎?
A. 不納入臨床工作年資。
「工作年資,以在我國登記執業後,從事臨床護理師工作者為限」。專科護理師甄審辦法沒有將臨床護理師工作者定義的很明確。
但從各家訓練醫院的招募簡章中,要求執登有內、外科病房等實務經驗,非醫院年資不列入計算,因此門診或診所年資並不符合各家訓練醫院要求。
(2) 培訓中階段:完成專科護理師訓練
建議準備時間:6個月以上
各家訓練醫院差不多會在6月開始接受報名,8、9月開始訓練,快的話隔年3月前會結束訓練,但也有直到國考報名前才結束的。
不同培訓醫院的訓練時數有點不一樣,但皆須達到,專科護理師分科及甄審辦法中,最低訓練時數的要求。
- 專科護理師(內科、精神科、 兒科、外科、婦 產科及家庭科):學科訓練184小時、臨床訓練504小時
- 麻醉專科護理師:學科訓練213小時、臨床訓練1500小時
常見問題:
- Q. 專科護理師受訓,需要花多少錢?
A. 各家醫院受訓,自費約為50,000元。
若透過院內管道受訓,或參訓後遞補上公費名額,則可減免10,000元(公費補助),或甚至全額補助。但要注意只要有補助,通常都會有「結訓後約定服務年限」的規定,與違約罰則。
- Q. 受訓期間會有薪水嗎?
A. 不一定,要看簡章。有的話也會比全職擔任護理師少。
視簽約條件,有的醫院會給少許的生活津貼。或是安排早上或假日受訓,其他時間回原病房擔任護理師。
- Q. 可以到哪裡找,專科護理師受訓機會?
A. 台灣專科護理師學會、台灣麻醉專科護理學會佈告欄。
人力銀行也有相關訊息刊登。建議可以多方比較幾家訓練醫院的簡章、工作環境。
(3) 培訓後階段:通過專科護理師筆試及口試,取得執照
建議準備時間:6個月以上
專科護理師甄審,以每年辦理一次為原則,通常每年7月開放報名。
甄審包括筆試及口試(前輩口中的OSCE),兩者皆通過才能取得專科護理師執照。
筆試及格者,才能進到下一階段參加口試,中間約有兩個月時間準備口試。例如113年,筆試9/7進行,9/25公布筆試通過名單,113/11/23進行口試。
口試會依照專科護理師的分科別進行。目前專科護理師共分為7個科別:內科、外科、精神科、兒科、婦產科、麻醉科、家庭科。
若口試未通過,筆試及格之效期可保留二年,明年可以直接報名口試。
常見問題:
- Q. 專科護理師考試,有哪些參考書?
A. 較多人推薦的有:專科護理師考古題(近5-10年)、No Problem專科護理師執照考暨臨床實務參考書、麻州總醫院內科手冊。

結語:轉職專科護理師的建議
一個專科護理師的養成,從步入臨床開始計算,加上培訓與備考,需要將近5年的時間。對於任何一個想要成為專科護理師的人來說,都是相當大的投資。
- 給剛踏入臨床的你:
不必因此而感到卻步,把專科護理師當作職涯目標,是很棒的方向。
開始行動永遠比空想重要,進入臨床累積經驗,朝目標前進的過程中,會更加清楚專師是不是你的夢幻工作。先進入臨床,除了累積經驗與財富,也一定會更瞭解自己理想職涯的樣貌。
- 給已踏上專師之路的你:
恭喜你,邁出關鍵的一步!
專科護理師培訓的過程並不容易,特別是在調適角色、與改變思考方式時。當遇到困難或感到疲累時,記得初心與熱忱,它將是你前行的力量。
- 給成為專師的你:
恭喜你,成為專科護理師是生涯很大的成就。
執業越久,多少會開始感到倦怠,請不要感到沮喪氣餒。記住任何一個進階職位並非職涯的終點,大多數人都是到達目的地後,才發現目的地在哪裡,保持持續學習,與開放心態,就會找適合下個階段的職位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