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目錄
Toggle「你是否覺得現有的護理工作讓你喘不過氣,並開始懷疑這不是你想要的人生?」
護理這條路上的迷茫,我也曾經歷過。然而護理師創業不是逃避,而是主動開創更適合自己的工作與生活方式。
這篇文章,將帶你瞭解護理師創業具備哪些優勢?並整理出值得參考的成功創業模式,除了鼓勵大家創造無限可能,更希望讓你透過自我瞭解,堅定的朝自己的生涯目標前進。
前言:為什麼護理師適合創業?
- 護理師擁有創業家必備的特質
護理職場經驗,能磨練出一個人的細心與責任感。
此外,護理工作經常需要處理患者的突發狀況,這讓護理師具備高度的抗壓性與面對挑戰的心理素質,為創業路上的不確定性做好準備。
- 護理師擁有創業家必備的能力
強大的溝通能力、與應變力,來自於護理師在日常工作中協調醫療團隊、解決患者及家屬問題的經驗。
這些能力在創業中扮演重要角色,可運用在管理團隊、處理客戶需求,並迅速調整策略以應對市場變化。
- 護理師擁有將專業與商機結合的優勢
護理師擁有豐富的醫療背景知識,能從專業角度找出健康照護相關商機,來滿足市場需求。
例如,杏一創辦人陳麗如女士,正是在醫院服務時,發現許多出院病人有購買醫療用品的需求,與不知道去哪裡購買的難題。
除了找到商機,她還運用身為護理師的優勢,「賣器材,送衛教」,讓自家服務與眾不同,如今杏一已經是橫跨兩岸超過300家門市的醫療器材通路商。(推薦閱讀:杏一陳麗如辭護士創業,10萬本金迎向百億營收)
護理師創業的動機:你是為什麼而創業?
許多護理師萌生創業的想法,可能來自以下幾個原因:
- 對現況的不滿:無法適應當前的工作、希望擺脫繁重的工作壓力與升遷的限制。
- 追求自我實現:渴望挑戰自我,獲得更高的收入與職涯成就,打造突破性的未來。
- 創造理想的工作模式:期盼擁有更多的自由,達到心中理想的生活與工作平衡。
然而,創業並非解決這些問題的唯一解。無論你的動機是什麼,最重要的是仔細評估,這條創業路是否真的能讓未來的你感到更快樂、更自由,而不是陷入更大的壓力與疲憊之中。
3分鐘創業準備測驗:你準備好迎接挑戰了嗎?
針對以下問題,誠實地評估自己,從 1 到 5分為每個問題打出分數
- 問題1.我有清晰的創業目標、願景與商業模式。
(1分:完全沒有概念;5分:目標明確,商業計畫已形成)
- 問題2. 我有足夠的創業資金,並具備抗財務風險的計畫。
(1分:完全沒有資金來源或規劃;5分:資金充足,且有應對風險的具體措施)
- 問題3. 我有其他非創業的職涯替代方案,並確信創業是最佳選擇。
(1分:完全沒考慮過其他職涯選項;5分:仔細評估過多種職涯方案,創業最符合我現階段的需求)
測驗結果說明:
- 12-15分:準備充分!
你已具備清晰的方向和資源,創業的成功機率更高!
- 8-11分:有一定準備,但還需加強
建議進一步完善分數較低的項目,以降低創業風險。
- 7分以下:建議先充實規劃
別急著行動,不妨花些時間重新釐清個人生涯目標,並尋求適合的支持與建議。
無論測驗結果如何,職涯的道路上都有無限的可能性等待你去探索。請記得,創業應該是幫助你實現理想生活的一種方式,而不是人生的終極目標。
4個給護理師的成功創業模式
有些護理師成功地將專業知識與創意結合,開創了屬於自己的事業;也有些人,選擇專注於護理領域,以提供高品質的照護,來開展全新事業;更有些人突破傳統框架,將自己的天賦轉化為事業,證明了學校科系並非人生的侷限。
接下來,我們將探討幾個護理師可以參考的創業模式,並從真實案例中獲取創業的啟發。
模式1.專業X熱情轉化成商機:跨界成功的典範
除了杏一創辦人─陳麗如女士,將服務他人的護理精神,實踐在商業營運上。還有一位用獸醫專業成功創業的例子:鮮乳坊創辦人─龔建嘉。
龔建嘉不僅擁有大動物獸醫背景,更將專業與熱情結合,在抵制大廠鮮乳風波中,幫助酪農創立小農自有品牌,減少衝擊,並以此初心創立了鮮乳坊品牌。
杏一和鮮乳坊都完美展示了,如何將專業背景與創業熱情結合,開創符合市場需求的事業。
這個創業模式,適合擁有以下特質的護理師:
- 擁有深厚護理專業知識,並希望轉化為創業機會。
- 希望結合個人熱情,與護理專業經歷,來解決市場需求。
- 有創新意識並願意挑戰傳統模式。
模式2.靠興趣賺錢:將熱情轉化為職涯
提到把興趣當飯吃,就不得不提到知名作家─侯文詠。
侯文詠原本是一位麻醉科醫師,卻選擇了轉行成為作家。他不僅透過寫作觸動人心,還在此過程中找到自己的獨特價值。
他的故事對於許多想要轉型的護理師來說,無疑是一個激勵。也許你擁有的是與護理領域無關的興趣或熱情,但這並不代表你無法將它轉化為創業的機會。關鍵在於發掘自己的熱情所在,並將這份興趣發揮到極致,開啟屬於自己的職涯新篇章。
這個創業模式,適合擁有以下特質的護理師:
- 對某項興趣或副業充滿熱情,並希望將其轉化為收入來源。
- 希望發展斜槓職涯或全職事業,並在該領域中實現自我價值。
- 願意透過持續學習和努力,將熱情變成可持續發展的事業。
模式3.加盟創業:快速上手,降低風險
如果你明確知道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所在,也有一定的資金,但缺乏商業經驗,加盟模式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
除了最受歡迎的餐飲業,還有許多其他產業可供選擇。你也可以選擇與照護相關的加盟事業,如托嬰服務,這樣既能發揮專業優勢,又能降低風險。
這個創業模式,適合擁有以下特質的護理師:
- 沒有創業經驗,但有一定資金。
- 希望藉由複製成功商業模式,降低創業失敗風險。
- 希望透過加盟的SOP快速上手,不用從頭摸索,或不斷試錯。
模式4.擔任照護機構負責人/合夥人:開設照護機構
擁有護理師資格,並具備臨床工作經歷,可依法擔任下列機構負責人:
護理之家、居家護理所、產後護理機構、居家服務(居家式長期照顧服務機構)、日間照顧中心(社區式長期照顧服務機構)、長照機構(住宿型長期照顧服務機構)、托嬰中心。
這個創業模式,適合擁有這些以下的護理師:
- 希望運用專業知識提供特色的照護服務。
- 願意承擔管理職責,經營照護或長照機構。
- 有興趣與其他專業人士合作,並能在合夥關係中發揮領導和協作能力。
我的創業失敗經驗與建議
從醫學中心到新加坡的RN,再到本土的醫材行銷,Missie在不同職場中嘗試過,但始終對工作和生活感到迷惘與不滿。在多次的職場轉換後,我選擇與他人合夥開設長照機構,期望透過創業獲得對工作與生活的滿足。
然而,由於缺乏充分準備,創業過程中我陷入了極大的財務焦慮,最終不得不退出合夥。也徹底打亂了原有的生涯規劃。
創業的道路並不平坦,很多人和我當初一樣,因為對未來充滿期待而忽略了準備工作。回顧自己的創業經歷,我整理出幾點,給想創業的護理師參考:
避開常見的創業陷阱
- 對市場不夠瞭解:創業前,必須對市場有正確的理解,並制定相對應的商業計畫。避免對市場環境的誤解,導致未來的獲利過於樂觀,而必須承受較大的營運挑戰。
- 財務規劃不夠周全:財務規劃不僅僅是準備創業的第一桶金,還需要籌措週轉金,並應持續關注政府各種補助政策,以及貸款條件調整。以免遭遇周轉不靈。
- 團隊溝通不良:合夥往往不會是像想象中的那樣順利,在開始營運之前,就會有許多現實難題需要面對,例如職責分配、資金/勞務投入程度的公平性、股份分配、薪資計算,都需要耐心地反覆溝通協調,團隊有合作的默契,才能穩定地走下去。
除了創業,還有什麼更適合的選擇?
- 如果要達成你的人生目標,需要時間自由的工作:
或許可以在還有穩定正職的狀態,培養未來能自由接案的技能、嘗試斜槓工作,逐步成為有獨立接案能力的自由工作者。
- 如果要達成你的人生目標,需要提高收入的工作:
可以進修護理或其他領域專業技能(如外語、程式設計),轉換到報酬更高的領域。
- 如果要達成你的人生目標,需要有成就感的工作:
可以先透過深度自我探索,尋找更適合自己價值觀的工作或職涯轉型。
結語:創業不是終點,而是朝理想生涯前進的過程
當Missie回顧自己的職涯旅程,發現不論換工作、或創業都不是終點,而是一個過程:一個探索自我、調整生涯目標的旅程。
初創業時,Missie也和許多人一樣,對職場感到失望,覺得創業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。然而創業失敗後,我才真正意識到,問題並不是來自於工作本身,而是我對自己人生目標的模糊。
經歷了多次換工作和創業失敗後,我選擇了重新調整自己的方向,將重心放在自我探索與生活中,並找到了「定位生涯目標的方法」。這段自我探索時間讓我明白,無論是否在創業,我每一天都能活出意義,因為我不再被工作角色所定義,而是依照自己的人生目標,主導自己想扮演的角色。我可以在診所打工,但也同時是一個創作家。我可以扮演好創作者角色,也能同時扮演好太太、好女兒,這樣的平衡狀態,比起僅僅是創業成功,還要美滿百倍!
如果你不確定自己現階段的職涯目標,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追求是什麼?歡迎來信索取打造理想生涯小工具,透過定位個人人生目標,找到契合的職涯發展方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