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目錄
Toggle護理師薪水為什麼令人在意?因為薪水往往是人們對一份工作的第一印象,甚至成為衡量一份工作價值的主要指標。
確實,獲得高薪某種程度代表了社會的肯定。但並不是人人都像脆上聲稱的「年薪三百萬」。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,一百萬年薪以上的人約佔全體的20%。追求高薪的路徑可能不僅狹窄,還可能讓我們陷入無止境的壓力與焦慮。
將人生目標單純設定為「追求高薪」是危險的。薪水的提升,固然能帶來短暫的自我實現感,但我們也應警惕,是否在不知不覺中落入了社會設定的價值框架,導致生活失衡、幸福感降低。
前言:我們該在乎護理師薪水的哪些點?
Missie 認為,一份好工作的薪水不必然是「最高」,但應符合下面三個核心要件:
- 薪資水準:薪水在物價水平之上,且不落後於同業平均值。若兩者皆不符,就該換跑道了。
- 公平性:避免有做的多領的少的「剝削感」,也就是付出的努力應該與薪水相匹配。
- 成長空間:這份工作是否提供進步的機會,能讓你持續提升專業能力或開拓視野,獲得職涯及薪資的提升。

在討論護理師薪水行情前,也想提醒大家:即使不是高薪族群,我們仍可以透過理財和生涯設計,實現自己的目標與夢想。
薪水只是工具,實現理想人生的關鍵,來自於如何善用資源、朝與自己價值觀一致的方向前進。
護理師薪水行情
Missie找到了一個,讓各家醫院填報護理師薪資的公部門平台─護助e起來,敢上去公開自家薪資的醫院,大多給的還不錯唷,一起來看看。
護理師平均月薪調查
護助e起來裡面提報的護理師平均月薪,已經排除掉擔任主管職護理人員、公職護理人員。
平均月薪數字會感覺較高,是因為已經包含經常性薪資(註1),及非經常性薪資(註2)。雖然不是指底薪,但是仍有參考價值喔!
(註1)經常性薪資*:如專業證照津貼、伙食津貼、進階獎金、病房/特殊單位加給等。
(註2)非經常性薪資*:如年終獎金、紅利/績效獎金、久任獎金等。
*各家機構分類略有不同

雙北地區─護理師平均月薪
- 所有醫院平均月薪
年資1年以下:53,305元
年資1-5年:60,925元
年資6-10年:66,109元
年資10-15年:72,359元
- 醫學中心平均月薪
年資1年以下:58,474元
年資1-5年:66,768元
年資6-10年:75,162元
年資10-15年:80,450元
- 非醫學中心醫院平均月薪
年資1年以下:51,460元
年資1-5年:58,838元
年資6-10年:62,876元
年資10-15年:68,988元
六都不含雙北地區─護理師平均月薪
- 所有醫院平均月薪
年資1年以下:46,322元
年資1-5年:54,337元
年資6-10年:59,420元
年資10-15年:61,691元
- 醫學中心平均月薪
年資1年以下:58,444元
年資1-5年:69,072元
年資6-10年:75,535元
年資10-15年:80,345元
- 非醫學中心醫院平均月薪
年資1年以下:43,897元
年資1-5年:51,515元
年資6-10年:56,197元
年資10-15年:56,937元
綜和各地護理師薪情,醫學中心在六都的薪資水準頗為一致,並且薪資隨年資穩定成長,展現出醫學中心對各地人才的吸引力。

而非醫學中心的部分,相較之下雙北地區明顯高於六都其他地區。並且,六都其他地區的非醫學中心護理師薪水增長性明顯不足,特別是10年以上年資者的薪資幾乎停滯,可能影響資深護理人員的留任意願。這反映出六都其他地區的非醫學中心需要優化薪資成長機制,或提供更多職涯發展機會,以提升對資深護理人員的吸引力並穩定人力資源。
夜班費調查:我拿的夜班費夠水準嗎?
以下為各家醫院應自行發放的值班津貼討論。不計入「衛福部醫院護理人員值夜班獎勵」的額外津貼。根據護助e起來112年9月調查數據,統計後結果如下:

- 六都護理師夜班費總平均
固定大夜班:832元
固定小夜班:582元
非固定大夜班:697元
非固定小夜班:477元
- 六都醫學中心護理師夜班費範圍
固定大夜班:600-1080 元
固定小夜班:450-840 元
非固定大夜班:600-1245元
非固定小夜班:450-1067元
- 六都非醫學中心護理師夜班費範圍
固定大夜班:400-1350元
固定小夜班:200-900元
非固定大夜班:400-1245元
非固定小夜班:200-1067元
普遍看來,醫學中心的夜班津貼起點較高,顯示出較強的夜班獎勵力度。相比之下,非醫學中心的夜班津貼起點較低,且各家醫院夜班津貼範圍差異較大,因此提醒求職者在考量夜班津貼的同時,也應留意醫院是否提供其他輪班福利或獎勵機制。
如何選擇第一份工作:薪水 vs 理想
大學一畢業就想決定自己人生的衝動在所難免,尤其是看到同學紛紛進入職場報到時,還不知道該往哪投履歷的自己,焦急不已於是亂槍打鳥「哪裡護理師薪水高,就往哪裡投」。
然而接下來Missie要告訴你的,不只是選擇第一份工作的公式,更是你往後找工作的101招式。
首先,你必須要有這樣的信念:
我們永遠都能找到一種工作,有薪水也能獲得成長;有薪水也能學習新技能;有薪水也能有生活的彈性,有薪水也能走在通往生涯最終目的地的道路上。
所以請放下「上班有領到滿意的薪水就好」這樣的想法。因為雇主除了發薪水給你之外,並沒有幫你打造理想工作的義務。只有我們自己心中知曉自己想要什麼樣子的工作,才能在眾多工作之中,找到現階段最適合自己的一個。

建議你拿出紙筆,找個安靜的地方,回答以下3個問題。
- 我目前人生的優先順序是什麼?(想到就先馬上記錄下來,會越準確喔)
人生每個階段的優先順序不同,例如Missie二十多歲時的人生優先順序是:經濟獨立、體驗世界、培養專業能力。而三十歲後變成:陪伴家人、身心健康、自我實現。
也因此我二十多歲時選擇進入醫學中心,後來到國外工作。三十歲時毅然回台,到離家近的公司上班。
- 我設想未來職涯目標和夢想是什麼?(越沒把握或不切實際越好)
設想未來可以幫助我們提前規劃,讓現在的工作選擇,為下一階段的職涯做準備。
就算不確定未來能不能達標也無妨,因為過程本身往往是職涯成功的關鍵之一。在朝目標前進的路上,我們會更清楚自己設想的目標,是不是自己喜歡的。
例如,Missie三十歲轉職的目標是進入外商當業務,但只錄取了本土企業的行銷職缺。不過Missie透過行銷職缺,近距離觀察業務工作後,發現自己並不喜歡業務因為需要維護客情,而四處「沾醬油」、「送便當飲料」、「游車河」。反而自己非常喜歡行銷工作中的市場分析,與策略制定。
- 根據問題1及問題2,你認為適合你的工作除了薪水外,還需要具備什麼條件?
將人生現階段的優先順序,與未來的目標交集,我們能清楚知道,適合我們的工作,除了薪資要符合水準以外,還需要能為你帶來什麼樣的成長或額外福利?
如果你發現自己難以回答問題1與問題2,那可能是對自己的價值觀還不夠瞭解,建議可以和親近的人聊聊,詢問他們認為你是什麼樣的人,來獲得蛛絲馬跡。
結語:薪水只是職涯規劃的一部分,找到自己的工作目的與理想生活才是真正的目標
總結來說,在選擇工作時,薪水固然是重要的考量因素,但更重要的是了解該工作是否能夠提供長期的職涯發展機會,並符合個人的生涯目標。
對於護理師來說,選擇適合的工作並不僅是追求高薪,而是要在薪資、公平性及自我成長之間找到平衡。
透過合理的薪水與工作額外福利的配合,再加上對未來職涯規劃的思考,才能使我們在護理工作中實現自我價值,並在不斷變動的職涯中穩步前行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