誰說護理系出路窄?畢業後只能當護理師?瞭解護理的優勢和5大選擇

NP001_護理系出路

作為護理系畢業生,在思考未來的職涯方向時,感到有些迷茫是很正常的。護理系出路其實非常多樣,關鍵在於如何了解自己的優勢,並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選擇。

這篇文章我們將一步步盤點護理系畢業生的核心能力,並介紹五大出路,包括直接照顧護理工作、非直接照顧護理工作、護理學術工作、跨領域工作,與自營業

希望這些能幫助你對護理系的出路更有信心,並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涯方向。

讓我們一起開始這段旅程吧!

前言:為什麼要先盤點護理系的優勢

在討論職涯選擇前,理解護理本科系的優勢非常重要,這可以幫助你:

  1. 增強信心
    優勢盤點就像上戰場前,要準備子彈。
    多年護理教育下,我們所具備的專業技能和軟實力,就是子彈!知曉優勢,可以幫助我們和未來雇主溝通時,明確表達自己能帶來哪些價值。
  1. 創造可能性
    這些優勢除了作為讓雇主賞識你的誘餌,更能成為你發想可能性的原點。
    例如:擁有健康促進知識,是護理系畢業獲得的專業之一,可以利用這項優勢,發想任何可能的工作,像是健康管理顧問。
  1. 自我行銷
    個人獨特經歷,加上護理專業能力,運用巧妙能讓你脫穎而出。
    例如:面試醫材行銷工作時,為了突顯競爭力,可以提到:「我寫過的文章曾被刊登在電子平台上,另外護理系畢業的我對醫學知識有一定的瞭解,這讓更容易上手醫材行銷的工作。」

[回到目錄]

護理系畢業生的軟實力、硬實力有哪些?

Missie列出了跨領域工作多年後,個人心目中應用最廣的技能。不論是否進入醫療院所工作,都有可能會用到這些技能。只要讀書時有好好學習,這些都是完成學業時能學會的。

硬實力(專業技能):基本身體照顧、預防醫學知識、醫護術語

  1. 基本身體照顧
    • 範圍:包括生命徵象量測、生活照顧協助(翻身、擺位、活動、用餐、如廁、清潔等等)。
    • 應用:不論未來選擇在國內、或國外醫療院所服務,這些都是通用的基本功夫。
      另外,越來越受矚目的長照產業,也需要有照顧知識技能的人投入服務或培訓。
  1. 預防醫學知識
    • 範圍:疾病預防、健康促進。
    • 應用:現代人越來越注重健康及生活品質,除了各大院所爭相開設健康管理中心,與之相關的新創產業,例如三高管理App、健康管理顧問等行業,都需要相關的人才,協助產品開發。
  1. 醫護術語
    • 範圍:臨床工作常見的術語,例如給藥頻率、用藥途徑、生命徵象測量值的縮寫等。
    • 應用:醫療院所為了實現無紙化、和資訊同步,互聯網及醫療資訊管理的整合成為趨勢。HIS(醫療資訊系統)、NIS(護理資訊系統)的開發與迭代需求相應而生。為了讓產品更貼近臨床使用者的體驗,許多開發商會尋求跨領域的人才加入團隊。

[回到目錄]

軟實力:執行力、判讀能力、系統性思考能力

  1. 執行力
    • 定義:依指示準確完成任務的能力。
      超過1000小時的實習過程,就是在訓練我們如何正確執行醫囑、或護理計畫,確保病人被妥善治療。
    • 應用:執行力除了可以發揮在臨床工作,也可以應用在行政工作、專案進度管理
  1. 判讀能力
    • 定義:知道不能靠主觀感受去斷定一件事,並懂得利用工具,獲得數值做出客觀判斷。
      舉最簡單的例子,實習時,覺得病人好像發燒了,不會用手去觸摸額頭判定是否發燒、會使用體溫計量體溫。反過來說,測量血壓時,發現收縮壓超過180mmHg,能判讀出血壓過高。
    • 應用:現在有越來越多產業,將「儀表板」概念導入企業管理。
      而儀表板管理,正是針對產業特性制定關鍵指標(血壓正常值)與測量方法(血壓計),並透由監測介面(生命徵象紀錄表)進行監控。應用領域包含:健康管理、商業分析、數據分析
  1. 系統性思考
    • 定義:能考量多方資訊,進行全面的問題探討。
      實習時老師總是強調,要結合臨床觀察和學理,這就是系統性思考。
      例如,倒尿時發現尿液顏色深且混濁,懷疑有感染。老師會教導我們多方蒐集資訊,去查看最近一次的尿液檢查、檢查病人用藥等來釐清問題。
    • 應用:強化系統性思考需要時間,但就學時,護理系學生就用系統性思考的框架來探索問題。
      這個框架可以運用在個人發展、也能應用在工作,如公共衛生政策方案制定、公司專案管理、商業計畫等。

[回到目錄]

護理畢業生的成長潛力

護理是一套科學化的訓練過程,訓練後我們所具備的軟硬實力,是其他科系所無法比擬的。

隨著臨床工作經驗的累積,這些技能會進一步強化,使護理人員能夠執行更為複雜的任務,並逐步成為護理領域中的專家。

然而,除了不斷強化這些能力外,通過持續學習和實踐,將軟硬實力交叉整合,才是拓展職涯的關鍵。例如,結合預防醫學知識與判讀能力,不僅能協助他人更好地管理健康,還能在跨領域中發揮作用。

最後,無論未來在哪個領域發展,護理系畢業生都應該瞭解,自己擁有的寶貴資產。接下來,我們將探討護理相關的出路有哪些。

[回到目錄]

護理系出路(一)直接照顧護理工作

直接照顧護理工作,就是需要長時間與病人面對面互動,並提供身體照顧的護理工作。

直接照顧護理工作有哪些?

  • 職稱:護理師
  • 服務場所:國內外醫院、長期照護機構、產後護理機構
  • 工作特性:這些場所大多是24小時運作,通常需要輪班,並處理服務對象急性的醫療問題。

從事直接照顧護理工作有哪些優缺點?

  • 工作壓力:需長時間面對病人,並預備面對緊急情況。剛進入職場時,會感受到很大的壓力。
  • 工作時間:需要輪三班及排班。為了配合人力安排,有時想放假卻不能休假,尤其是節日。
  • 工作環境:環境中的干擾多,例如鈴聲。容易接觸到病菌、或危險物品像是針頭或化療藥物。
  • 薪資福利:薪資較一般大學畢業生高,並有輪班等津貼。
  • 職涯發展:新人在高壓的工作中,學習曲線會迅速地拉高,學的特別快,但也特別容易出現適應不良。累積經驗後可朝海外護理師、專科護理師、護理行政(護理長)發展。

誰適合直接照顧護理工作?

  • 喜歡與人互動、對病人照顧有熱忱,或擅長解決問題的人。

[回到目錄]

護理系出路(二)非直接照顧護理工作

非直接照顧護理工作則是,部分時間、或完全不需要直接面對病人。
以及部分需要、或完全不需要提供身體照顧的護理相關工作。

非直接照顧護理工作有哪些?

  • 職稱:門診/診所護理師、個案管理師、糖尿病衛教師、居家護理師、公職人員、公家機關約聘人員、公衛護理師、職業衛生護理師(廠護)、校護。
  • 服務場所:視雇主安排。
  • 工作特性:工作可能會需要兼任非護理專任業務,例如文書處理或擔任客服。

從事非直接照顧護理工作有哪些優缺點?

  • 工作壓力:相對較低,壓力主要來自行政業務或客訴。
  • 工作時間:部分需要晚間值勤,少有加班狀況。大多能固定週休二日、國定假日放假。
  • 工作環境:工作時接觸的人較為固定,通常有個人的辦公空間。
  • 薪資福利:起薪通常較低。
  • 職涯發展:升遷管道較少或不透明。

誰適合非直接照顧護理工作?

  • 喜歡規律作息、單純的工作環境,或擅長溝通協調、文書處理及行政管理的人。

[回到目錄]

護理系出路(三)護理學術工作

護理學術工作為,專注於護理學術研究、護理教學、或臨床實習指導的職業。

護理學術工作有哪些?

  • 職稱:大學教授、臨床實習老師、健康教育/護理教師。
  • 執業場所:大專院校、教學醫院、高中。
  • 工作特性:結合教學、研究和臨床實踐,需定期更新專業知識。

從事護理學術工作有哪些優缺點?

  • 工作壓力:需要備課,課後還要面對來自學生評值的壓力,並可能需要兼顧研究發表。
  • 工作時間:大多為正常上班時間,但可能需要在晚上或周末進行研究或教學。
  • 工作環境:學術環境單純,且有學術交流的機會。
  • 薪資福利:起薪較低,但長期有穩定的福利和退休計劃。
  • 職涯發展:有機會升遷至更高的學術職位。

誰適合護理學術工作?

  • 喜歡學習新知、對教育或特定議題有熱忱、或擅長分析的人適合這類工作。

[回到目錄]

護理系出路(四)跨領域工作

跨領域工作透過整合護理專業,及其他領域的知識技能,來提供創新或高效的服務

跨領域工作有哪些?

  • 職稱:醫藥記者、保險業務、臨床試驗研究護理師、醫療法規專員、研究工程師、醫療業業務代表、醫療業行銷專員。
  • 執業場所:視雇主安排。
  • 工作特性:需具備多元知識及技能,並有辦法和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合作。

從事跨領域工作有哪些優缺點?

  • 工作壓力:可能較高,需要面對不同領域的挑戰與要求。
  • 工作時間:較為靈活,可能有不定時的加班或出差需求。
  • 工作環境:工作時接觸的對象和情境多樣。
  • 薪資福利:薪資可能高於臨床護理工作。
  • 職涯發展:升遷機會較多,能拓展至多個不同的專業領域。

誰適合跨領域工作?

  • 喜歡多元挑戰和創新、擅長溝通與協調的人適合這類工作。

[回到目錄]

護理系出路(五)自營業

自營業是個人獨自、或帶領團隊經營一份事業,提供特定的服務或產品,以獲取收益。

自營業有哪些?

  • 可依法擔任下列機構負責人:護理之家、居家護理所、產後護理機構、居家服務(居家式長期照顧服務機構)、日間照顧中心(社區式長期照顧服務機構)、長照機構(住宿型長期照顧服務機構)、托嬰中心、任何合法商業模式。
  • 執業場所:自行決定。
  • 工作特性:除專業外,需具備經營管理能力,靈活應對市場需求。

從事自營業有哪些優缺點?

  • 工作壓力:盈虧自負,需要面對各種風險。
  • 工作時間:可自由安排,但也可能需要24小時待命。
  • 工作環境:工作場所由自己決定,環境可控。
  • 薪資福利:沒有天花板,但經營初期獲利較不穩定。
  • 職涯發展:可自由拓展業務範圍。

誰適合自營業工作?

  • 喜歡獨立工作、對創業有熱情,擅長領導、或經營管理的人適合自行開業。

[回到目錄]

不再感到痛苦!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涯方向?

面對職涯選擇會感到痛苦,是因為我們常被社會、家庭或自己設下的框架所束縛。
這些外在的的價值觀,與我們內心的喜好、擅長之事、甚至個人價值觀產生衝突。
這時,我們會懷疑是否應該跟著內心的感覺走。

因此,選擇職涯方向前,要小心自己是否對「適合的職涯」有任何的誤解。
有了正確的認知後,才能避免在錯誤的前提下做出選擇,進而找到真正符合自己價值觀與生活方式的工作。

  • 誤解1. 護理系畢業一定要從事相關工作
    其實有將近7成五的畢業生,後來做的工作都與自己讀的科系無關。
    我們常誤以為學了什麼、就只能做什麼,卻忽略了學習護理所帶來的多元能力,可以運用在不同工作情境及領域。
  • 誤解2. 用收入或名聲地位來評量一份工作的好與壞
    如果只追求外在成就和收入,雖然短期內能獲得物質和虛榮心的滿足,但容易忽略內心的滿足和個人成長。這樣的工作也可能導致我們的生活失去平衡,帶來持續的壓力和不快樂。
  • 誤解3. 認為一定要找,可以做一輩子的工作
    職涯發展並非固定不變。隨著人生階段、興趣、或社會環境的變化,我們隨時可以靈活調整方向,視需要找到符合個人需求的工作。

[回到目錄]

結語:職涯發展不受限

拋開社會賦予的框架,現在我們可以透過盤點個人興趣,及擅長的事,更進一步探索理想的職涯選擇

打個比方,尋找畢業後的出路,就像在交友軟體上尋找理想對象一樣。
必須先了解自己,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選擇。
例如,找對象時,我們通常會與有共同興趣的人更聊得來。
要是拿手的事能夠與對方互補,將使兩人更一拍即合。

同樣的,在找工作時,找到與自己興趣相符、並能發揮自身擅長的技能,
才能讓自己樂在工作,並且獲得成就感。

記住,不要讓對護理系出路的誤解阻礙我們前進的步伐。
持續探索自己熱愛與擅長的事物,職涯方向會越來越清晰,也會讓你的人生變得更快樂、更順遂。

Picture of 護理有可能

護理有可能

陪伴護理師實現理想工作與生活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