護理師轉跑道難不難?破解3大成功關鍵,助你職場升級!

NP015_護理師轉跑道難不難?

許多護理師因長工時、高壓環境或職涯發展受限,萌生護理師轉跑道的念頭,卻擔心沒有相關經驗,或不知道該從何開始。若沒有清晰的方向與規劃,可能會在轉跑道過程中迷失,甚至只能回到臨床,陷入「想離開卻無法離開」的困境。

護理師轉跑道是策略與行動的結合!本篇將帶你從職涯定位、技能銜接,到履歷與面試準備,幫助你找出最適合的轉職方向,讓護理經歷成為你的優勢,而非阻礙。現在,開始規劃你的轉職之路,為護理職涯開創更多可能!

前言:護理師想轉跑道,你真的有想清楚了嗎?

護理師們長期面臨人手短缺、長時間工作,以及醫療法規體制支持不足等問題,產生想要離開的念頭並不罕見。

然而「轉跑道」不只是換到更友善的工作環境、獲得更好的待遇;

更深的一層意義是,希望重新打造職涯!因此考量的層面會更多:例如,個人特質、興趣、價值觀與動機。比起單純換同性質的工作,需要更多學習成本,並承擔更大的轉換風險。

因此,護理師想轉跑道,需要更深入的自我瞭解,來避免努力錯了方向。並且全盤做規劃,少走冤枉路。

[回到目錄]

轉跑道有風險嗎?護理師轉跑道要面對哪些挑戰?

離開臨床或護理,首先遇到的3大現實問題,分別是:薪資、競爭、適應期。

  1. 薪資:

    許多護理師擔心,少了零零總總的津貼後,薪資反而不如臨床來得高。甚至會瞬間從「資深護理師」變成「職場新手」。

    不過,這不代表薪資永遠都追不上,而是需要策略性地來提升。例如,累積一定經歷後利用跳槽,來取得更好的待遇。或將護理專業轉化為高價值的職能,學習特殊技能(如數據分析、程式設計、專案管理),也能幫助你更快提升薪資待遇。

  1. 競爭:

    轉換跑道時,你可能會與來自商管、理工、醫藥衛生科系的人競爭,不禁讓人擔心是否會被看見。

    但其實,護理師的優勢在於細緻的觀察力、問題解決能力、抗壓性與溝通能力,這些都是許多產業重視的軟實力。成功的關鍵在於轉化你的護理經歷,讓企業看到你的價值,將自己與競爭者區隔開來,提升錄取率。

  1. 適應期:

    從熟悉的臨床環境進入新領域,適應期是一大挑戰。
    護理師習慣了固定的工作節奏、團隊合作模式,但在其他產業,工作模式、文化、考核標準可能完全不同。

    例如,企業可能更重視「專案成果」與「業績數字」,而非「及時並安全地完成任務」。因此,快速適應新職場的關鍵在於:主動學習行業知識,透過他人的網路文章分享也好、與前輩交流也好,儘快熟悉新的專業領域。

[回到目錄]

護理師轉跑道的 3 大成功因素!


那麼,成功轉換跑道的護理前輩,都是如何克服這些挑戰?

  1. 盤點個人優勢:

    護理師不只是「有證照的人」,而是具備溝通能力、解決問題能力、組織團隊的專業人才。知道自己的價值是什麼,強化個人自信心,不只讓你獲得錄取,更能幫助你談到好的薪水。

[回到目錄]

  1. 尋找適合自己的職場:

    轉跑道不應該只是亂槍打鳥、投遞無數履歷,而是要有策略地選擇適合自己的產業與職位。成功的轉職者通常會:
    • 做足產業研究:了解各行業的需求、薪資範圍、發展機會。例如透過KPMG全球產業趨勢報告,瞭解想轉換的領域前景。
    • 利用職涯規劃工具:透過工作經歷回顧、職業偏好測驗或職涯諮詢,來確認目標職缺是否與自己的特質匹配,並符合期待,避免誤入不適合的領域。
    • 探聽業界生態與內幕:註冊LinkedIn與業界前輩交流,獲得更多職場內部資訊,來瞭解想像與現實是否有落差。

[回到目錄]

  1. 主動學習:

    護理師的專業背景本身已經具備很高的價值,但進入新產業,仍需要補足某些技能。成功的轉職者通常會:
    • 自學新技能:如簡報設計、數據分析、數位行銷,讓自己更符合新職場需求。
    • 考取必要證照:如果目標產業有特定證照需求,如GA4證照,可適當補足,提升履歷亮點。
    • 進修拿學分:如果目標職缺有建議先修的學分課程,例如臨床試驗人員GCP學分,也需在準備轉跑道過程中加入規劃。

護理師轉跑道是一場精心規劃的旅程,而不是單靠運氣的賭局。 接下來,我會帶你深入剖析如何一步步克服這些挑戰,讓你的轉跑道過程更加順利!

轉跑道一切就緒的下一步:想知道關於護理師談離職的技巧與權益,推薦閱讀:護理師離職流程懶人包:從提離職到下一步怎麼走,沒人教的細節一次搞懂!

[回到目錄]

3步驟準備轉換跑道

  • 關鍵 1:職涯定位 – 找到適合自己的轉職方向
  • 關鍵 2:轉職策略 – 適合護理師的轉職策略
  • 關鍵 3:在履歷與面試中展現價值 – 如何讓護理經驗成為職場優勢

[回到目錄]

關鍵1. 先做好職涯定位


許多人在換跑道時,容易陷入「先鎖定目標職缺,再來思考適不適合」的迷思,導致轉職後,依然感到不滿足、甚至再次萌生離職念頭。

因此,透過職涯定位,先找出符合自己價值觀與興趣的就業方向,能大幅提升轉職成功率與職涯滿意度。

以下提供3種有效的職涯定位方法,幫助你探索最適合的轉職方向。

(1) 價值觀職涯定位 3 步法:

這個方法強調個人的價值觀與需求,先探討「你的理想工作型態、理想生活樣貌是什麼?」,再反推適合的職業類型。

優點:

  • 無論有無工作經驗,都適用。
  • 適合希望工作與生活,能達到平衡,並從中獲得滿足的人。
  • 有助於打造長遠且穩定的職涯發展。

缺點:

  • 需要對自身價值觀有一定認識,缺乏引導的話可能難以聚焦方向。
  • 可能需要較多時間進行探索與反思,適合願意深入思考個人職涯目標的人。

適用對象:

剛畢業的護理師、對現有工作感到迷茫、不確定自己真正想要什麼的人。

[回到目錄]

(2) 工作經驗回顧法:

透過回顧過去的工作經驗,分析哪些工作內容讓你感到有成就感,哪些則讓你感到挫折或抗拒。這些線索能幫助你評估 「哪個轉職目標真正適合自己?」、並排除不適合自己的選項。

優點:

  • 透過個人經歷統整出的結論,更具說服力與參考價值。
  • 能幫助你避免進入,與過去不適合的工作環境類似的產業。

缺點:

  • 需要有一定數量的工作經驗,對於職場新鮮人來說可能較難應用。
  • 容易受限於過去的職場框架,若缺乏客觀引導,可能難以發掘新的可能性。這時,可以考慮搭配職涯諮詢或專業測評工具。


適用對象: 已有 2-3 年工作經驗,想要改變職場環境,但不確定該如何選擇新跑道的人。

[回到目錄]

(3) 職涯測驗:

透過專業測驗工具,幫助你了解自己的個性特質、偏好、優勢,進而快速篩選適合的產業與職位。例如:MBTI 十六型人格測驗、蓋洛普優勢測驗、DISC 性格測驗

優點:

  • 快速、方便,適合各個階段探索職業方向的人。
  • 提供科學化的分析,讓你對自己的特質有更明確的認識。

 缺點:

  • 有些測驗結果較為籠統,若沒有適當的解讀與引導,可能難以應用在轉職決策中。
  • 測驗結果有時過於主觀,仍需搭配自身經驗來進一步確認。

適用對象: 想快速了解自己的職業偏好,或作為其他職涯探索方法的輔助工具。

不確定該怎麼做?怎麼辦?

如果你仍然對轉職方向感到迷茫,或不確定哪個職涯定位方式最適合自己,我們提供「職業偏好探索服務」,結合工作經驗回顧與職涯測驗的優點

  • 專業解析你的個人特質與適合的產業方向
  • 提供個人化職涯策略,讓你不再盲目試錯
  • 協助你在轉職前做好準備,提高成功率

現在就預約,讓我們一起找到最適合你的轉職方向!

[回到目錄]

關鍵2. 適合護理師的轉職策略

許多護理師在考慮轉跑道時,常陷入傳統的「先學習、再找機會」的思維,但許多轉跑道成功的案例告訴我們,進入陌生產業的關鍵在於靈活應變與策略性行動,而非等待機會成熟後才出發。以下提供3種策略,幫助護理師跳脫傳統框架,成功轉職:


(1)策略 1:先進入產業邊緣,逐步創造進場機會

在轉職的過程中,許多護理師可能因為「沒有相關學經歷或證照」而覺得自己沒有資格、不可能進入目標產業,拿到夢幻職缺。

然而,真正重要的,不是你是否完全符合資格,而是你是否願意採取行動,找到突破的機會。

分享一個從週邊職位成功切入的案例:

我的學姊,最初鎖定的轉職目標為─外商藥廠業務代表,但她沒有銷售經驗,更沒有傲人的學歷。離開成人加護病房後,她先從奶粉廠舉辦的「媽媽教室」講師開始,逐步跳轉進入本土藥廠當業務,最後如願進入外商藥廠成為業務代表。

[回到目錄]

(2)策略 2:善用「可轉換技能」打造個人獨特競爭力

轉跑道成功的關鍵,不是拋棄過去的經驗、打掉重練,而是學會重新包裝你的技能

許多護理師轉職時,會覺得自己沒有競爭力,因為過去的臨床經驗與目標職位看似無關。然而,不同領域的人都有獨特的優勢,關鍵在於如何將自己的背景與目標產業的需求連結

例如,進入生技公司後,有位研發主管三番兩次來找我,希望我推薦身旁的護理師,加入他的實驗室團隊。因為他觀察到有臨床經驗的護理師,特別地細心跟嚴謹,非常適合擔任實驗室工程師,執行檢驗程序。

因此,列出身為護理師的核心能力,比對目標產業/職缺的需求,來調整履歷與面試表達方式。與其覺得自己是「轉職者」,不如把自己定位為「帶有護理專業的跨界人才」,這樣才能在新產業中創造獨特的價值。

[回到目錄]

策略 3:用行動證明自己,取代傳統資格門檻


傳統轉職方式通常是「取得學歷 → 考取證照 → 成功轉職」,但這種方法往往過於耗時,也可能錯失機會。並且你是否發現,學校教的東西與證照,越來越跟不上時代了呢?

因此,不用再按部就班補學歷或考證照,而是用實際行動,直接做出成績,建立個人作品集。讓行動與成果為自己說話。

之前在行銷部門上班時,主管錄取了一位毫無行銷經歷的新人。她上一份工作是傳統產業的行政助理,文學院的她為什麼能贏過商學院的畢業生?原因是─她假日會到文創市集擺攤,並經營個人的線上小商店。這個經歷給面試官留下深刻的印象,並成為錄取的契機。

[回到目錄]

關鍵3. 在履歷與面試中展現價值


即使掌握了以上三個策略,護理師在轉跑道時,履歷與面試的表達方式若不當,可能會影響錄取機會。以下是護理師在履歷與面試中,應該避免犯的3個錯誤:

1. 履歷過於醫療化,缺乏可轉換技能:

許多護理師的履歷直接羅列臨床工作內容,例如:「負責急性照護與病房行政管理」,但這樣的描述對非醫療產業來說太過陌生,難以理解其價值。應該強調跨產業通用能力,如團隊協作、危機處理、溝通技巧等。

2. 在面試中,過度強調「逃離護理」的原因:

回答「為什麼想離開護理?」時,避免抱怨薪資低、壓力大,而應該聚焦於自己對新職位的興趣與適配性,例如:「我希望運用護理背景,在健康管理領域發揮影響力。」

3. 忽略企業需求,只強調自己的經驗:

轉職時,企業更關心的是你如何幫助他們解決問題,而不是單純了解你的護理經歷。因此,應該研究企業需求,並針對其痛點,說明你的技能如何帶來價值,而不只是陳述自己過去的經驗。

透過避免這些論點,護理師能夠更有效地展現自身優勢,提高轉職成功率。

資源分享─履歷健診與模擬面試服務:如果你希望更精準地調整履歷,並提升面試表現,可以考慮黛拉的履歷健診與模擬面試服務。

[回到目錄]

結語:護理師轉跑道,不是結束,而是職涯的新起點!

轉跑道不是一場憑運氣的賭博,而是透過清晰的規劃與行動,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道路。

護理背景賦予我們強大的適應力、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團隊合作精神,這些都是跨領域產業高度重視的軟實力,只要善加運用,就能在新領域發光發熱。(推薦閱讀:誰說護理系出路窄?畢業後只能當護理師?瞭解護理的優勢和5大選擇)

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理想工作與生活公式,轉職不只是換一份工作,而是選擇能讓自己更滿意、感到更有價值的職涯方向。我們的經歷與專業值得被看見,每一位護理師的選擇應該被尊重。

無論目標是醫療產業、科技業或其他全新的領域,關鍵在於如何轉化你的經驗,勇敢踏出第一步。當你擁有清晰的職涯目標,並願意積極行動,機會將不再遙不可及,而是一步步向你靠近。

現在,就是你開啟新職涯的時刻!設計你想要的理想工作與生活,讓我們陪你一起實現!

Picture of 護理有可能

護理有可能

陪伴護理師實現理想工作與生活

返回頂端